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呈下滑之勢,紫外線燈出了多少力?
從一月中期到現在,每一個中國人都被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刷屏,人們無一不在實時關注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措施。據研究顯示,我們常規使用的紫外線消毒燈也能夠有效滅毒。在這場戰“疫”中,紫外線消毒燈出了大力!當然了,按照規范進行相關的檢測也離不開紫外輻射照度計。
國家衛健委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情況已經摸清楚,該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單鏈,主要構成物質是內部核酸和蛋白質外殼。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近期也披露了氣溶膠也是重要傳播通道。而常規的紫外線消毒燈在殺傷作用這一方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那么很多人疑惑,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拉鋸戰中,紫外線燈究竟有多大的殺傷力呢?
我們首先應當明白的是,醫療機構中使用的紫外線燈是UV-C型(常見的型號),它可以利用紫外線發射出的具有強大能量的253.7nm波段射線對病菌、病毒進行照射。該射線可以進入新型冠狀病毒的內部,破壞核酸物質的自我復制和轉錄,正確的說是損壞嘧啶和嘌呤(含氮堿基)的合成。
根據醫學專業《微生物學》刊錄:因為紫外線穿透能力不強,射線容易受到玻璃、金屬、木塊等物質的阻礙,所以紫外線燈主要是對醫療機構中傳染病區、手術室等地域進行空氣消毒。現實情況是,由于醫療機構中人員流動非常頻繁,加上之前呈現出大爆發的態勢,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呼吸道在空氣中廣泛傳播,造成交叉感染。而報道又證實,氣溶膠(主要彌散在空氣中,需要保持空氣流通)是傳播通道之一,所以紫外線燈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殺菌消毒地位不可撼動。
在疫情期間,秉持著嚴謹務實的態度醫院需要對病人和抗戰一線的醫務人員負責,對紫外線消毒燈進行紫外輻射強度的測試。因為輻射的射線有較大偏差的話,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殺滅效果會大打折扣。對于有些偏差數據不太明顯的紫外線燈需要延長輻照時間才能夠勉強殺毒,而光源強度如果低于40uW/cm3將會毫無作用。所以醫院中的質量檢測人員需要合理正確使用紫外輻射照度計,將所有不符合規范(輻射波段為253.7nm)的紫外線燈管統統更換。
林上所研發出來的紫外輻射照度計響應所需時間很短,可以為質檢員節省檢測時間以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以外,測量時完全不需要額外配置防護服,在疫情期間大大減少了穿脫隔離衣更換防護服的麻煩。安裝一節9V電池就能夠連續工作200個小時,也是在為戰“疫”工作爭分奪秒。